资深记者发声,教练选择权应属专业团队 米兰传奇体系成就萨基与安帅
添加时间:2025-08-21
在足球世界中,教练的任免权究竟该由谁主导?这一话题近日再度引发热议,意大利资深体育记者马尔科·费拉里在《米兰体育报》专栏中抛出尖锐观点:“俱乐部管理层的专业决策才是根本,球迷的情绪化诉求不应左右教练人选。”他更以AC米兰辉煌历史为例,强调:“是米兰的体系塑造了萨基和安切洛蒂,而非相反。”
费拉里的观点直指现代足球的痛点,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,球迷声音的影响力空前膨胀,部分俱乐部甚至因球迷抗议而仓促换帅,最终陷入恶性循环,2024-25赛季初,英超某中游球队因球迷联名抵制主教练,管理层被迫解雇刚上任3个月的教练,结果新帅带队成绩不升反降,球队跌入降级区。
“球迷的爱与热情值得尊重,但他们缺乏全局视角,”费拉里写道,“教练需要战术设计、更衣室管理、青训衔接等多维能力,这些绝非场外呼声能衡量。”他举例称,瓜迪奥拉初掌巴萨时曾遭质疑,克洛普在利物浦的首赛季仅排名第八,但管理层的耐心最终换来王朝崛起。
费拉里将AC米兰的“黄金时代”作为经典案例,1987年,名不见经传的阿里戈·萨基接手米兰时,媒体评价其为“冒险的赌注”,主席贝卢斯科尼与体育总监加利亚尼构建了一套涵盖球探、医疗、青训的完整体系,萨基的压迫战术得以落地生根。“如果没有米兰引进古利特、范巴斯滕和里杰卡尔德的眼光,萨基的哲学只会停留在纸上。”
同样,安切洛蒂在2001年执教米兰初期成绩起伏,但管理层坚持为其配备皮尔洛、西多夫等技术型中场,最终催生出“圣诞树阵型”和两座欧冠奖杯。“安帅的 adaptability(适应力)固然重要,但米兰的资源配置才是根基。”费拉里强调。
反观近年一些俱乐部的“网红式选帅”——盲目追逐流量名宿或迎合球迷偏好,结果往往惨淡,2023年德甲某队聘请退役球星执教,因其缺乏系统训练经验,更衣室迅速失控,赛季末黯然下课。
欧洲足球智库CIES的统计显示,2015-2025年间,由体育总监主导选帅的俱乐部,平均执教时长比“球迷呼声主导”的俱乐部多14个月,胜率高11%,费拉里指出:“曼联在弗格森退休后的十年动荡,根源正是管理层反复妥协于短期舆论,而非建立长期计划。”
AC米兰现任体育总监蒙卡达的运作可作为正面教材,2022年他力排众议任命皮奥利,尽管当时球迷更期待孔蒂,但皮奥利在管理层支持下打造出意甲冠军阵容,费拉里评价:“专业团队能看到教练与俱乐部DNA的契合度,这是外行无法替代的。”
随着足球运营日益复杂,顶级俱乐部已开始弱化“个人英雄主义”崇拜,曼城组建包含分析师、心理学家的教练组,皇马设立“技术委员会”评估帅位人选,费拉里呼吁:“球迷可以表达诉求,但必须信任专业分工,就像病人不会指挥医生做手术,足球同样需要敬畏专业。”
AC米兰名宿科斯塔库塔在访谈中附议:“萨基的战术手册再精妙,也需要马尔蒂尼和巴雷西去执行,伟大的俱乐部永远是一个整体。”